哨兵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而且沮授毕竟年纪也大了,比荀攸那些人还老,历史上他官渡之战后就因为试图逃归袁营、被杀于乱军之中。

如今210年,沮授已经比原本的命运多活了十年,渐渐也出现了年老精力下降的问题,退居二线也没人会说什么。

不过,目前为止,“尚书令”和“侍中”的权力平级,也只是行政事实上的,两者的理论待遇还是有所不同。

主要问题是朝廷制度并没有规定“侍中”这个职务只许一人担当,是可以有多个侍中并存的。

所以,要名正言顺解决这个待遇问题之后,朝廷中枢的管制才能算是正式向原本后世的“三省六部制”转化。

这次,李素便打算趁热打铁,把这个名正言顺的问题解决了。

他向刘备建议,趁机把“侍中”数人中,选取一个正职,以西汉时原本地位较低的“中书令”为名,负责统筹整个朝廷中枢的行政执行部门。

这样尚书令管“行政法规订立”,中书令管“行政的实际实施”,名正言顺平级。

刘备一开始觉得挺别扭,主要是“中书令”这个官职原本品秩级别不高,中间也废弃了一些年份了,现在重新拿回来,忽然把地位拔高,也怕大家依然有刻板印象、认知扭转不过来。

但李素分析道:当初“尚书令”刚刚设立的时候,品秩也不高,只是实权大,是从汉武帝开始、内外朝制度分离的特殊产物。如今经过三百年,随着内外朝重新统合,不也被视为“如同三公”了么?

所以,名分的东西,只要皇帝想改,还是可以轻易改的。

刘备这才采纳,表示秋收结束之后,专门找一次朝议,趁机把这个问题议了。

于是,等诸葛亮正式回国、完成述职后,他就会以三十岁之龄、成为大汉三兴后的第一位中书令。

未来十年,他的履历也是显而易见的,无非是在中书令和尚书令之间切换,把立法和行政的具体工作都彻底熟悉一下,以便将来接李素的班。

当然,最高的丞相之位,诸葛亮在李素退休之前,肯定是别想了,哪怕李素事实上把大部分工作丢给他干,他也只能是有实无名。

这是没办法的,诸葛亮也不会介意,有事弟子服其劳嘛。恩师还在仕途,弟子能离丞相差一步,已经是最好状态了。

而且诸葛亮心中也有数,将来等他也当了丞相之后,再往后大汉说不定都没有第三个丞相了,这已经是对他的巨大承认。

……

时间很快到了秋季,诸葛亮回中原的日程已经敲定,但人还没到。

朝廷中,免不了又有一波对发行新债、大兴土木的阵痛反馈,

毕竟,刚开始的时候被刘备和李素的双簧所忽悠,同意开始项目,那多多少少带点事急从权的意味,是不得不做的“城下之盟”。等缓过来之后,反噬肯定是会一直持续的。

搞过大项目的人都知道,项目推进期间,意外事件和突发情况,几乎每天都有。尤其修运河,只要哪天出了事故,死人多了一点,就会有人指手画脚。

很多朝臣也再次吹毛求疵,向刘备上书进言,力陈应该控制项目规模、或者是拉长工期、削减其他开支。

刘备对于可以接受的微调,也都虚心纳谏,原则性的问题,则是坚持态度强硬。

这种博弈当中,不少风言风语和恶意揣测,也是时有发生,

朝廷也不能一位高压不让人议论,毕竟甚于防川嘛。

一些朝臣开始揣摩皇帝的心态,认为是“今年是皇帝五十大寿之年,眼看快到陛下的寿辰了,陛下是不是跟丞相商议之后,想趁着还有精力多做点事,所以急着推进建设和对外用兵。”

还有人分析,皇帝是不想当初中兴统一战争中的功臣名将、精兵悍卒老去退役后,再处理跟鲜卑乌桓的问题。

怕将来受两遍苦遭二茬罪,还要在训练新军来解决鲜卑。

毕竟,如今的大汉,战乱已经彻底结束,后期的名将精兵涌现不多。最近八年都没有再招募新兵,一直是半军屯状态养着那些老兵。

当初刘备麾下第一支十万人数量级规模的精兵部队,是在194年成军的,也就是北伐长安、驱逐李傕郭汜的时候。

再往前,虽然刘备也有过一到三万人的武装力量,但人数太少,那些人但凡还活着,也已经是军官了,不会是一线士兵,所以年纪大点也无所谓,不用细纠。

按照这个算法,这批至今仍然大规模以士兵或者伍长什长身份存在的一线将士,最多的已经服役十六年,算上训练期可能有十八年。

哪怕汉朝人不是二十岁当兵,而是提早到十八岁甚至十六岁,那这批人如今也起码有三十五到四十岁之间了。

如果入伍时年纪就大些,比如是二十好几年近三十才征兵的,现在都奔五了。

作为普通士兵,体能和精力是非常重要的,他们靠的就是身体力量的搏杀,年纪大就必然战斗力下降。

如果再过五六年七八年,那么连当初对袁绍、曹操作战时扩军的那批部队,也会面临老去体能下降。

刘备显然是希望在这批精兵失去战斗力之前,用较低成本把大问题解决了。

这个思路,跟原本历史上诸葛亮《后出师表》里强调的理由是一样的: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

另一方面,这个时空袁绍也是自然死亡、但时间上比原本历史上死得更早了些,也就五十来岁。

曹操则是兵败自戕,提前了十八年寿终。历史上曹操本该活到六十六岁,现在四十八就完了。

再考虑到东汉那些皇帝,也就光武帝刘秀活了六十三岁,排第二长寿的汉明帝刘庄就只有四十八了。

刘备这几年比较好色、后宫方面不加节制、妃嫔众多,子嗣也多了起来,这些都是瞒不住朝廷重臣的耳目的。

有些人就开始揣摩,刘备是不是觉得自己活到五十大寿后,后续能有多久比较没安全感,才进一步侧面促成了他的加速大搞建设穷兵黩武……

毕竟,李素是知道刘备哪怕遭到了夷陵,都能活六十三呢,但别人不知道啊。汉朝皇帝的普遍短命,让人产生了错误预期。

偏偏上天也不帮忙,这不,一些原本已经被众人遗忘、也不觉得是灾异的破事儿,也如预期的降临了。

喜欢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请大家收藏:(www.shaobingxs.com)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哨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哨兵小说推荐阅读: 大明神级木匠皇帝抗战之杀敌就爆装韩四当官三国视频君:开局盘点十大猛将!谍海王牌红色莫斯科隋末之大夏龙雀抗日之浩然正气抗日之打鬼子我一枪一个三国大文圣抗日之全能兵王我在大唐开药铺大明莽夫长歌当宋从继承一家兵器铺开始重生之极品皇帝三国突起我真是大昏君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我的公主我的妻抗日之土匪军人大流寇三国:开局做了曹操儿子我是史上第一败家子最后的三国2:兴魏特种兵之血色獠牙汉末孤峰隋末之万钧之势我的大明新帝国振夫纲我的师长冯天魁大宋将门大汉:开局教淮南王做豆腐阳光大宋纵横诸朝,吐槽皇帝竟然这个样我在亮剑当兵王唐朝小白领帝国从零开始北宋闲王我到大唐做能婿大明开荒团承包大明单兵为王签到大唐不要慌,开局就和李二刚我自寻我道庶族无名重生之战神吕布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唐:我被长乐公主曝光了公主我真不是太监
哨兵小说搜藏榜: 庆余年混在隋末当王爷赘婿大宋之极品纨绔大虞奇侠传重生之烽火一生明末之席卷天下晋砺崇祯盛世斗战三国抗日之兵王纵横唐朝好太子苏联英雄人类群星辉煌时大魏影帝大宋权相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阿兹特克的永生者贞观三百年国之大贼天宋武功隋唐之铁血风云扫明人在秦时,开局神农转世理科学霸的三国大秦第一厂公韩刺重生之我是朱瞻壑武布中华父皇:儿臣真不能当太子明末之我崇祯无为而治回到古代做皇帝明末重生之门鹰扬拜占庭从卫所到帝国南明十六年首辅沈栗穿越不断网明越坡之蛟龙入海震惊!长孙无垢给我生了双胞胎我是秦二世长安风无敌特警横扫三国极品侯爷三国辅佐玄德宋成祖大明:天子镇国门边唐大秦皇子:打造重铠军团回宫勤王江南豪侠传
哨兵小说最新小说: 大宋西门笔记我就是要做皇帝曹魏奋斗在新明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重生农门骄李想的北宋抗日之兵王纵横大唐全才边戎江山如此多骄远征军之溃兵兄弟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抗日之横扫天下三国之天下霸业超级大独裁者大周权相血帅铁血骠骑大宋极品国师极品皇帝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猎日神刀奉天承运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宋起波斯湾盗宋明末资本家吕氏皇朝抗日之精英特战队开国功贼杀手特种兵国之大贼我是秦二世回到大宋的全能天才超级系统在初唐巨浪三国戮魔汉末皇叔妻乃大元帅特种兵争霸在明清明统天下明贼特种兵王大汉骑军大唐正衰公乌合之众重生之王爷的奋斗大宋首席御医